学院概况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简介  > 学院概况

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概况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阅读次数:

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是河池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二级学院之一,目前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人数近1257人,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湖北等11个省市。学院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19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高级工程师10人),硕士生导师6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广西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外聘行业企业兼职教师30人。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包括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河池学院蚕桑智能装备与检测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一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中试基地-广西桑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蚕桑装备与智能化控制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池市重点实验室-河池市广西蚕桑丝装备重点实验室;2个河池学院重点实验室一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实验室和智能控制研究实验室;1个河池学院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个河池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一桂西北物联网技术应用与自动化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1个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1个广西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低空经济现代物流产业学院等教学平台。此外“电子信息”学科为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电子信息”为广西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硕士专业学位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近5000万元。同时,为了提高师生创新能力,建立了多个校内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平台以及10多个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基地。

学院一直禀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以德为先,刚毅厚重”的办学理念,着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基层教育师资以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致力于服务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的省力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人工智能、有色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木材加工过程智能化等技术研究,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手抓”的方针,近几年来,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有2个广西区级教学团队一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团队和机电信息技术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广西区级虚拟教研室一现代蚕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有“C语言程序设计”、“PLC控制技术及应用”、“智慧养蚕虚拟实训仿真实验”、“电力电子技术”等广西一流课程;出版教材8部;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以上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600多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0多篇,被国际四大索引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

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极其浓郁,各专业同学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高校无人机大赛等20多项学科专业竞赛,近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50多项、省级奖项170多项。

我院狠抓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广大毕业生毕业时能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各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基本上专业对口,近几年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期待您加入我们这个集体!相信您一定会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信念坚定、学有所长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