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科技学子探非遗:河池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走近毛南族花竹帽技艺

7月14日,河池学院人工智能与制造学院党委组织学生党员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走近花竹帽技艺,传承民族文化根脉”活动,拜访毛南族非遗传承人谭素娟,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谭素娟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讲解了花竹帽制作工艺、毛南族文化内涵及传统面具寓意,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交流,收获颇丰。

谭素娟老师耐心讲解了花竹帽的制作全过程。花竹帽以当地金竹、墨竹为原料,从选竹到成品需历经选竹、破竹、剖篾、编织等二十余道工序。选竹为3年生、无虫蛀的竹子最佳;剖篾需将竹片削得薄如纸张、细如发丝且粗细均匀;编织时通过 “万字纹”“回纹” 等传统纹样的交错呈现精致图案。她现场演示的编织手法,让同志们直观感受到非遗工艺的精妙。

在毛南族文化中,花竹帽意义非凡。据谭素娟老师介绍,过去毛南族青年以花竹帽定情,小伙子赠帽表达心意,纹样越复杂心意越深厚;姑娘出嫁时,花竹帽是必备嫁妆,寓意 “遮风挡雨、幸福安稳”。“分龙节” 时,人们也会戴花竹帽参与祭祀、对歌等活动,它已成为民族身份的象征。

此外,谭素娟老师还介绍了毛南族36种面具,其中五谷神面具象征丰收,婆王面具寓意守护妇女儿童。

党员同志们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厚重与传承人的不易,作为党员,将主动担当文化传承责任,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作者:周栩宁 摄影:谢钟圆 校对:张志平 审核:邹健初)